服务电话:0392--3889880

当前位置:

首页 > 平台介绍 > 精彩专题

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面临三道难关

浏览量:1 发布时间:2020-09-10 新闻来源:
【摘要】

【内容】

  尽管我国生产能力强、市场规模大、执行效率高,在技术攻关、产业提升过程中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。但就目前来看,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确还面临三道难关。

   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。“很多科技成果源自政府科技项目,而在项目立项过程中企业的话语权较小,导致产出的科技成果难以匹配市场需求。”赛迪智库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所长何颖告诉记者。
    二是共性技术平台缺失。据了解,共性技术大多为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工程化、产业化的竞争前技术,我国原本承担行业共性技术供给的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,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,难以继续承担共性技术研发,导致大量科技成果缺乏工程化产业化技术支撑。
    三是产学研间的协同创新较弱。由于评价机制、利益导向不同,大学、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难以建立真正有效的合作。

    “例如,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选题与实际应用的脱节,科技人员往往关心的是论文发表、专利申请、成果建立等,对科技成果是否有市场前景,能否得到转化并不是很关心。”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韦柳融说。

    专家们建议,应通过加强产学研协同联动,共同突破“三道关”。
   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眭纪刚认为,在新的发展阶段,亟需建立与新时代、新任务、新要求相适应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。包括提升创新治理能力,建立和完善功能健全的创新发展政策体系,从政策层面消除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“两张皮”问题。
    何颖建议,培育更多新组织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鼓励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,独立或联合建立新型产业组织和创新机构,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业态和新模式。
    韦柳融则提出,要持续增加基础研究经费,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,注重解决实际问题,培养原始创新能力,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、经费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,支撑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自主研究。同时,要完善人才培养、激励和引进的机制,用好用足现有人才,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。
    “要解放思想,宽容失败,鼓励试错,加强创新,形成更加包容的社会氛围,形成崇尚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。”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、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。



返回
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