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电话:0392--3889880

当前位置:

首页 > 科技资源 > 行业专家

基本信息

专利名称:曹奎

出生年月:1963

出生地:

电子邮箱:kuicao@henu.edu.cn

办公地址:开封市市辖区明伦街

最高学历:博士

荣誉称号: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

行政级别:正厅级

专业:计算机软件与理论

行政职务:党组书记

毕业院校:华中科技大学

性别:男

专业技术职称:二级教授

民族:汉

籍贯:河南沁阳

政治面貌:中共党员

QQ/微信号:

主要研究方向:图像信息处理、遥感技术与应用、多媒体数据库

办公电话:

【主要科研成果】

(1)先后在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,其中被SCI、EI收录20多篇。出版著作或教材5部

(2)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主持完成5项省部级课题以及2项省级人才工程项目。

(3)主持完成2008年奥运保障项目“民航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”的研发,并在中国民航总局直属的四十四个机场和60个地方机场运行,

   该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。

(4)1998年主持研发 “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务管理软件”,并在河南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应用[9]  。

(5)2001年主持完成“消防模拟演练系统”的研制,并通过公安部鉴定[9]  。

(6)2002年主持完成 “武汉市119通讯指挥系统”的“消防办公自动化子系统”的研制,该软件已在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应用。


【主要论文/著作】

1.Fan Zhang, Xinhong Zhang, Xianxing Liu, Kui Cao, Haishun Du, Yanbin Cui. Blood Vessel Enhancement for DSA Images Based on Adaptive Multi-Scale Filtering. Optik -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. 2014. (SCI) (EI) Available online 15 February 2014.
2.Fan Zhang, Zhiwei Cao, Xinhong Zhang, Kui Cao: Water Molecules Diffusion i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. HIS 2014: 229-236(EI)
3.Fan Zhang, Xinhong Zhang, Kui Cao, Duoyi Li, Congcong Li: Information theory applications in error bit rate analysis of digital image watermarking. Computers & Electrical Engineering
,2013, 39(2): 309-318(SCI: 137RD) (EI: 20131716226312)
4.Fan Zhang, Xinhong Zhang, Kui Cao, Rui Li. Contour Extraction of Gait Recognition Based on Improved GVF Snake Model. Computers & Electrical Engineering. 2012, 38(4): 882–890. (SCI: 973WT, 0.837) (EI: 20122515125407)
5.Fan Zhang, Kui Cao, Junliang Zhang, A simpl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binary images based on border distance, Optik -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, 2011, 122(14): 1236-1239(SCI、EI)
6.Yanbin Cui, Kui Cao, Gang Zheng, Fan Zhang. An adaptive mean shift algorithm based on LSH,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, Procedia Engineering. 2011, 23, pp. 265-269(EI: 20120314682400).

【获奖情况】

(1)主持完成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”项目,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(2)主持完成2008年奥运保障项目“民航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”的研发, 该系统2009年通过专家鉴定,并在中国民航总局直属的四十四个机场运行,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1亿元,2010年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,201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